地下空间需要前瞻性的战略规划
与地上空间相比,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建成难以推倒重来。无系统规划的地下空间开发会给城市的未来发展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战略规划不能局限于当下的经济条件,应确定地下空间规划的重大原则和方向。根据当地的自然历史、现状、战略地位情况,结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总体规划等确定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战略,重点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可能的线状骨干型地下空间的发展需要,并且一次规划到位,然后分期、分批实施,短期内无法实施的预留适当的接口或改造可能性。同时在制定实施规划时,还要根据技术经济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趋势,使规划能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
地下空间能够有效补充城市空间和功能。城市空间是一个由地上、地面、地下组成的有机立体空间体系,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规划内容应尽可能全面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实现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建设。如地下停车系统,更应该结合 城市交通规划来统筹规划,为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服务。
提高内部环境质量
目前已有多种公认的地下空间发展模式,如”巴黎交通模式“、”加拿大步行模式“、”日本地下街模式”、“香港轨道物业模式”等。在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时,应根据城市的历史、现状、战略地位等,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香港轨道物业模式”的成功就在于将地铁建设与地下商业开发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沿线地产、物业开发支撑地铁运营本身,形成共赢局面。
此外我国地下建筑如今除少数外,一般缺乏现代气息。一方面需要建立内部环境设计标准,使地下空间的环境质量达到地上的标准;另一方面,地下空间内各种功能设施也要在文化意象上拥有自身的形象和标签,通过创意组合形成自身的个性特点,增强吸引力,形成地标。
实行分区管制策略
弹性规划轨道交通周边的地下空间开发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要与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轨道交通枢纽等相结合,注重解决交通问题,综合考虑交通、土地功能、区域资源等因素对地下空间进行分区管制,对地下空间承担的城市角色给出界定,起到适度开发、保护开发的的控制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周边的众多项目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方能完成,变数较多,周边地下空间的开发可能从单一目标转变成多种发展可能,这就要求周边地下空间规划要有更大的弹性以适应不可预期的变化,充分研究地下空间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周边空间更加灵活的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