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轨道交通是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化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命脉。只有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发展,我国的交通强国战略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才有可能顺利推进。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轨道交通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以下简称“党的十九大” )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进行了科学分析和判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重要。为完成这一历史阶段的转型发展任务,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原则,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基本路径,切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 4 方面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三有”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要求
1 质量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我国以谋求发展和摆脱贫困为基本目标,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利用国内外的市场资源,最大限度地释放人口红利,形成了一整套以提高发展能力和加快增长速度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发展质量一直未被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张,尤其是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将日本远远甩在身后之后,环境问题、资源过度开发问题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举国上下的基本共识。在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历程中,轨道交通长期不被重视,即便是在能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的大城市,通常也是被迫、被动发展,并以解决交通拥堵和配合城市规模扩张为发展的基本条件。近些年来,随着对城市交通发展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轨道交通的地位逐步提升,成为城市及城镇化区域交通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和引领力量。
2 效率变革
高质量发展需要效率的有力支撑和保障。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由于缺乏衔接,运输综合效率长期以来难以提高。为了提高效率,实质性地扭转效率低下的发展格局,我国需要从宏观和微观 2 个层面实现效率的彻底变革。宏观层面,要在继续重视和提升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的同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微观层面,要下大力气转变企业各自为政、仅在有限的产业环节中进行生产和销售的运行方式,增强产业链协同能力,以供应链管理服务为手段,形成分工合作、关系紧密的高效率行业运行模式,培育具有整体竞争力的产业发展生态环境。轨道交通对于交通运输整体效率的提升具有硬件串接、服务衔接转换的重要作用,因此我国需要深入研究轨道交通在交通运输发展和运行效率变革中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模式,在加快轨道交通效率变革的同时,促进其他运输方式不断提升效率。
3 动力变革
为实现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不仅需要将质量与效率置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更需要不断寻求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培育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1)把握我国近 14 亿人口全面实现小康以及现代化发展为动力变革带来的国内市场新机遇,精心谋划以质量和效率为内在特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式以及需求满足方式,使供需匹配、供给引导需求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本方略,精准捕捉各种需求,调整需求结构,形成供需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模式。
(2)按照需求结构调整产业发展要求,以在我国已形成的世界级大市场中构建全产业链为目标,形成具有内在发展动能的产业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掘产业发展价值,使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
(3)在“三有”经济体制的保障下,根据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要素投入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投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的精准对接中形成高效率、低成本的发展模式。轨道交通既具有大容量、低碳环保的运行特性,又具有聚集城市和城际交通运输需求的组织特征。应发挥好轨道交通的此类优势,建设衔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运输枢纽,以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对轨道交通发展的新要求
交通强国建设和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将对交通运输的分工格局和发展环境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同时,新一轮以信息科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为核心的技术革命和产业运行方式变革也在不断推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已成为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提升交通运输发展质量的基本方向是网络化、智能化的服务组织创新。网络化、智能化需要组织载体和驱动力,而轨道交通的大容量、通道化运输组织天然赋予其作为组织载体的重要角色。
1 对交通形态塑造的新要求
信息化、智能化有效突破了传统交通运输服务价值链增值和服务组织规模化的“瓶颈”,为推动我国交通运输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具有较强控制力、全过程服务优质、品牌价值一流的转型升级新路径。在遵循这种新路径加快发展轨道交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利用轨道交通对交通需求以及交通流进行合理组织,从而增强其对交通运输
组织和服务形态的塑造能力。因此,为加快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步伐,构筑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须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对交通形态的塑造能力:①发挥轨道交通对交通组织形态的塑造能力,形成城市和城际大容量交通与跨区域长距离干线交通的规模对接,塑造网络化、规模化、高效化的运输服务组织形态;②发挥轨道交通对交通服务产业形态的塑造能力,形成具有一体化服务运营能力的增值服务产业形态。
2 对运输服务创新的新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运输服务局限于各种运输方式内部的服务组织,人们出行缺乏有效的全程组织,不仅导致运输服务创新缓慢和创新能力不足,而且阻碍运输服务产业链、价值链的拓展延伸。为了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战略目标,我国亟须改变运输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的现状,通过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硬件串接以及对服务进行全程衔接,构建我国交通运输的全新服务组织形态,即按照现代产业组织网络化、智能化的特征和趋势,以创新运输服务产业链为引领,实现以运输服务链为核心的现代运输方式,加快推进运输服务方式和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轨道交通是城市和城际交通运输服务组织的聚集要素。通过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与轨道交通的衔接,并为衔接提供重要的场所和载体,必将加快因规模经济而催生的运输服务创新和价值创造进程。
3 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趋势
基于上述分析,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要求,加快城际快速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内部交通运输系统,成为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①需要推动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共同保护、环境协同治理等;②需要依托交通运输智能化服务和网络化联动,为轨道交通发展开拓更大的空间;③需要强化投资风险控制,以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对和引导需求。与此同时,交通运输的总体发展趋势是转型发展与深度融合。转型发展加快了交通运输服务产业发展、空间结构调整、技术装备更新、规则调整、业态创新的步伐,因此需要寻求引领力量,而具有交通形态塑造能力的轨道交通必然占据核心位置。融合发展可以培育运输服务新方式,可依托交通运输枢纽发展以运输服务大网络、产业发展大平台、运输组织大通道、服务产业全链条、企业运作新模式为特点的交通枢纽经济。
综合运输发展对轨道交通发展的要求
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轨道交通的发展要求总体上是在综合运输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因此,加快轨道交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优势以及强化各运输方式的衔接能力。
基础设施建设
为提高综合运输效率、降低其成本、减少碳排放,必须改变各种运输方式各自发展的现状,将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作为提升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转型攻坚方向,力争实现综合性发展( 即兼顾统筹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和改革的发展 ),构建高效、低碳、经济、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新体系。
战略产业发展
必须转变重建设、轻装备、轻服务的观念,将轨道交通技术装备、使用维护等产业的发展纳入交通运输发展的轨道中,并给予积极、正确的产业政策扶持,形成与巨大国内市场相匹配的现代轨道交通产业体系。
宏观调控方式
必须针对轨道交通发展的特点,对轨道交通所涉及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轨道交通枢纽、运输服务价格等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与发展相匹配、与运行效率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衔接的轨道交通管理模式和调控方式。
区域协调发展
必须系统研究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打破区域交通发展的局限,综合考虑跨区域经济要素流动、产业分工合作、城镇化布局和城市化区域发展资源,充分发挥各地区的禀赋优势,加快建设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网,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范例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
交通低碳发展
必须按照交通运输整体低碳发展的要求,将轨道交通发展纳入综合运输发展的轨道,扭转目前轨道交通发展相对独立于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及城市运输枢纽布局的现状,改变轨道交通建设中与其他运输方式不衔接、重复建设的做法。
未来我国轨道交通发展战略重点
党的十九大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推进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成为新的战略任务。应围绕这一战略任务,从理顺轨道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关系、使组织和服务密切衔接的创新层面入手,在 10 大重点工程(即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四沿”通道、民用机场、港航设施、城市群交通、城市交通、农村交通、交通枢纽、智能交通)统筹建设的基础上,提升轨道交通地位,创新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加快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的步伐。
鉴于轨道交通在我国交通运输现代化中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国今后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须高度重视轨道交通的发展,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综合运输发展战略任务,以便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全新的优化组合,合理利用各种运输资源,建设运输供给与需求相匹配的新体系。
提升轨道交通的战略地位
(1)重构有轨道交通参与的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基础设施与使用系统之间协调发展和有机配合的综合运输新体系。各种运输方式在布局和衔接上要协调,同时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行使用系统与交通网络供给系统要有机匹配,以实现系统高效率。
(2)发挥轨道交通在连续、无缝衔接和一体化的交通运输服务组织中的作用。轨道交通与国家交通基础网络要形成一体化的物理连接,运行使用系统在运输服务、市场开放、经营合作、技术标准、运营规则、运输价格、清算机制、信息以及票据等方面要形成一体化的逻辑连接,运输全过程要实现一体化的运输组织和服务。
(3)轨道交通要成为应用现代先进技术( 包括信息化、智能化、节能、安全、环保等技术 )的先导和引领。要以提高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以及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切入点,依托轨道交通增强我国的交通供给能力,提高安全保障性,实现创新发展。
(4)实现城市生活质量提高与轨道交通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要建立发达、完善的现代化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以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另一方面,使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城市、城际空间发展结构和规模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相协调,要通过调整供给系统、制定政策以及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交通消费价值观,从而改善其交通出行行为。
明确“轨道上的中国”建设重点
(1)加快以轨道交通为支撑的交通枢纽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交通枢纽对城市内部、外部、城际交通的有机联系作用,提升综合运输体系的整体效率与效能。
(2)培育以轨道交通为载体的交通枢纽经济。在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部寻求枢纽经济要素聚集发展的突破,加快交通与城市经济、产业的融合联动发展,培育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3)加快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交通标准化建设。促进多制式的技术融合,充分发挥“多规合一”的作用,使轨道交通成为交通衔接技术创新与标准建设的重要引导力量。
(4)加快以轨道交通为引领的城镇化建设。对于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要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串接其他交通方式、优化城市空间和产业布局方面的作用,从城市区域交通的整体发展出发,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对于新建轨道交通的城市,要高起点规划轨道交通网络、交通枢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发展,解决好相应的政策、标准等问题,使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空间合理拓展、产业高效布局、要素合理流动的重要载体和引导。
轨道交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高度重视其发展,提升其战略地位,创新其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其在优化交通运输组织结构及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作用,才能将我国建设成为交通强国,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